姜维看出了满宠心中的犹疑,但他却并未因此而感到担忧。

  因为在他出发之前,糜旸曾告诉过姜维,他手中有着一项挟制满宠的筹码。

  有那个筹码在,就不担心满宠会出卖大汉。

  只要知道这一点,姜维心中就没有太大的忧虑。

  不然的话,哪怕有些不敬长辈,但姜维倒也是一位果决的人。

  姜维不动声色地看了眼腰间的佩剑,然后便仰靠在一棵大树上闭目养神。

  此番出使,为了掩藏行迹,姜维与满宠都未带太多人随同。

  当下在密林中除去姜维与满宠外,也不过只有数名姜维的死士在周围巡视而已。

  随着日光的偏移,已然闭目养神许久的姜维突然听到身边有着响动。

  听到这窸窣的响动后,姜维立即睁开了眼睛。

  随后他便见到了自己的一名死士正在朝他走来。

  死士见姜维睁开眼睛后,他又加快了几分脚步,来到姜维身旁耳语了一番。

  听到死士的禀报后,姜维的脸上流露出喜色。

  他略微松了下筋骨,便来到满宠的身前对他邀请道:

  “满君,可往城内一行也。”

  死士的回来,以及姜维神色的变化,一直在满宠的观察中。

  与姜维形影不离的满宠,自然不难猜出死士向姜维禀报的是什么事。

  在到达略阳城外之后,姜维一方面让人通过特殊渠道向城内的谢牵送信。

  另一方面派出一名死士守在密林外,为的就是看城内的谢牵,会不会派人出城。

  现在死士回来禀报的能让姜维喜悦的事,想来就是谢牵果然派人出城来了。

  派人出城将姜维接入城内,是姜维信件中提及的事。

  而谢牵若真是大魏忠臣的话,面对姜维送来的信件,应该原封不动地送往前线交给曹彰裁定才是。

  但谢牵并未如此。

  他反而打开了信件按照姜维说的做,这个举动就已经证明了谢牵当下对姜维到来的态度——劝降一事有戏!

  内中关由常人虽难懂,但对满宠来说,却是瞬息时间就能领悟的。

  因此当姜维前来邀请他入城后,满宠也不迟疑地起身跟随在姜维的身后,朝着密林外走去。

  果不其然在走出密林之后,满宠果然看见有几名奴仆打扮的人,正在四处张望着寻找着姜维的踪迹。

  而那几名奴仆在看到姜维的身影后,本就认识姜维的他们,脸上有着喜色浮现。

  几名奴仆快速上前,对着姜维一拜,就想着将姜维接引入城内。

  可他们在看到步步紧跟姜维的数名死士后,他们的脸上流露了迟疑之色。

  很明显,他们不想冒风险,带闲杂人等入内。

  姜维看到那几名奴仆的神色后,他心中也了然他们为何迟疑。

  张合既有提前派兵守卫粮道,那就说明略阳县当下并不是谢牵可以只手遮天的时局。

  几名奴仆因担忧消息走漏,而有所迟疑很是正常。

  况且打算入城的姜维,也不觉得凭借数名死士,就能成为他安全上的保障。

  想到此姜维主动让数名死士暂且离去,然后他便带着满宠一同跟在谢牵奴仆的身后,稍微乔装一番后朝着不远处的略阳县走去。

  在经过城门时,姜维发现略阳县的守卫,比一般的县城更多,更为警惕。

  观那些守卫的装备与身形,断然不是寻常的县兵。

  幸亏有谢牵奴仆的遮掩,他与满宠才能顺利入城。

  姜维在经过城门时,与满宠对视了一眼。

  二人眼中都流露出了警惕的神色。

  在谢牵奴仆的带领下,姜维与满宠最终安然无恙的抵达县府之中。

  而县府之内的谢牵早已经等候多时。

  谢牵是在一处密室内,见到姜维与满宠的。

  看到姜维的第一眼,谢牵的神色是很复杂的。

  若按照以往的关系,这时他该称呼姜维一声贤侄。

  但谢牵现在却怎么也叫不出那两个字。

  倒是姜维记得往日恩情,对着谢牵口呼叔父。

  而在看到姜维身旁的一位老者时,谢牵的脸上却流露出好奇的神色。

  谢牵与满宠虽同为大魏臣子,可满宠与谢牵的身份不可相提并论。

  身份地位的巨大差距,再加上满宠一直在中原任职,谢牵是没见过满宠的。

  但谢牵也知道,姜维能带一老者与他同来,想来这位老者的身份不简单。

  一时间谢牵的心中诸多猜测一一闪过。

  就在谢牵想着满宠是汉军中某位大臣的时候,姜维对满宠的介绍,差点没让谢牵一口气没顺上来。

  “这位乃是满君,满伯宁。”

  满伯宁?

  以满宠在曹魏的地位,哪怕谢牵地处边疆,但也是听过满宠的名字的。

  正因为如此,谢牵才会在听完姜维的介绍后,眼神中流露极大的震撼之色。

  满宠在大魏是什么身份?

  在中央,满宠是距离三公之位仅一线之隔的柱石之臣。

  在地方,满宠是除去曹氏宗亲外掌握兵权最多的封疆大吏。

  由这两点可见,满宠在曹魏是处于政治核心圈的。

  可就是这样的一位国家梁柱,现在却站在他一微不足道的县长的身前,来为汉军充当说客。

  这种身份与立场上的极大反差,让谢牵被惊得一时间说不出话来。

  强烈的震惊之后,谢牵的脸上浮现了狐疑之色。

  名满天下的满君,当不会如此没有气节吧!

  看见谢牵脸上的狐疑之色后,满宠默默地拿出了随身携带的印信玺绶。

  似满宠这般地位的人,他的印信玺绶都是经过特殊手段制造的,极难仿制。

  而在看到满宠足可证明身份的事物后,谢牵整个人都不好了。

  满君,竟真的如此没有气节!

  谢牵是知道满宠被汉军俘虏的事情的。

  可满宠被汉军俘虏一事,并未过去多长时间,谁能想到在这不长的时间内,满宠竟然就投了呢?

  最重要的是,连满宠这般身份的人都投了,那他一区区县长,还在坚持着什么呢?

  种种想法,不断地冲击着谢牵的脑海,让他将本就是强装起来的镇定给彻底驱散。

  这便是糜旸答应满宠为使者的原因之一。

  在糜旸看来,满宠的身份地位算不上什么。

  但对一般的魏国臣子来说,满宠的身份地位,可就是一记重锤了。

  看着谢牵颇为凌乱的神色,姜维立即趁热打铁道:

  “我听说《诗》颂扬君主之德,《乐》歌咏帝王之功。经书不同,意思却相同,都是为了表明功业的崇高伟大。

  往日梁州一战,曹真逃窜藏匿在水洼中,如乌龟一般,与鸟鱼同处。

  今日陇西一战,魏军听闻我军北伐,又惊慌震恐,抽调远军,致使淮南被吴军所占。

  这两件事,不都是我大将军旸功业伟大的体现吗?

  以前大汉正朔不能达到略阳,曹操仰仗个人武略,迫使凉州归附于他。

  但曹操恶政,终究不得人心,否则章武以来,西北何故多事也?

  曹魏兵马,一向以屠杀为乐,与禽兽同类,可谓是虎狼一样的心,好似上天都不能使他们畏惧。

  可我大将军旸挥戈,魏军就随即胆寒;

  我梁州精锐举旗,陇右三郡就愿听从汉朝的教化。

  现在大汉的天子恩泽沐浴北方,汉朝威势畅达凉州。

  若以此类推,整个凉州重新归入大汉,那一日又会有多远呢?

  天数者,不可不察。

  叔父也是饱读经书之人,难道不知道当今天下的天数,在哪一方吗?”

  姜维对着谢牵,苦口婆心地说出了这番话。

  而谢牵在听完姜维的劝说后,他的情绪反倒慢慢稳定下来。

  他看向眼前的“贤侄”,口中语带别般意味的问道,“你今日是来做汉之终军的吗?”

  听到谢牵的话,姜维身旁的满宠脸色顿时一凝。

  谢牵口中提及的终军,乃是孝武帝时期的一位少年俊才。

  终军年少时好学,以辩博能属文闻于郡中。后来年纪轻轻就被选为博士弟子,在郡府与太守结交,得到引荐进入长安。

  因为终军的博学善辩,在长安的他名声越来越大,最后终于得到孝武帝的赏识,被孝武帝拜为谒者、给事中。

  若按部就班的发展,终军日后的成就定然不会低。

  但终军是个热血的年轻人。

  在进入长安第五年时,终军就自请出使匈奴,孝武帝赏识终军的胆识,又拜他为谏大夫。

  又过了数年后,终军奉孝武帝令到南越出使,因为终军出色的口才,南越王举国臣服,内属大汉,孝武帝遂令终军留驻南越。

  可惜那时南越相吕嘉不愿内属,后来孝武帝派兵二千入南越擒吕嘉,吕嘉反叛,率兵杀南越王及汉使终军等人。

  终军死的那一年,不过二十余岁。

  尽管终军很年轻就死了,但他的事迹却流传下来,数百年来激励着无数热血的大汉青少年。

  当下谢牵将姜维比作终军,一方面是在赞赏姜维的胆气,但另一方面又何尝不是在威胁姜维呢?

  别忘了,不管姜维如何口吐莲花,但他与满宠现在的生命,却系在谢牵的一念之间。

  可就在满宠为姜维担忧,想着为姜维出言缓解气氛的时候,姜维却直接直视谢牵言道:“若叔父无智,我为终军又如何?

  就算我死,能让数万汉军退却吗?

  还是说,会让曹彰能够击败我大将军旸?

  我可为终军,但亦可为傅介子!”

  姜维的两句反问,说的谢牵刚刚鼓起的胆气尽丧,眼神更加流离。

  因为姜维说的是事实。

  而姜维话语最后提起的傅介子,更让谢牵投鼠忌器。

  傅介子西汉时期的凉州人士,因

  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
为更好的阅读体验,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,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, 转码声明
西西看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麻花传MD0174沈娜娜,麻花传MD0174沈娜娜最新章节,麻花传MD0174沈娜娜 xbiquges.com
可以使用回车、←→快捷键阅读
开启瀑布流阅读